微笑抑郁症: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挂在脸上!有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去看医生。医生建议:“一个很幽默的人来到我们城市附近,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所以这几天整个城市的人都过得很开心。我建议你去找他。”
这个人说:“我就是你说的特别幽默的那个。”
所以很难理解他是如何患上抑郁症的。喜剧演员卓别林实际上患有抑郁症。不仅如此,著名喜剧演员如憨豆先生、金凯瑞、罗比·威廉姆斯也患上了抑郁症。
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是很常见的,但是为什心理咨询么有些看起来阳光、幽默的人也会患上抑郁症呢?性格和抑郁症有联系吗?
第1部分
为什么看起来幽默的人会患上抑郁症?
性格是一个人对外界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因为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反映了人格的社会属性,具有道德和价值判断的意义。在心理学中,人格这个词经常被用来代表我们通常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听说过“人格理论”而没有听说过“人格理论”的原因。
“微笑抑郁症”的危险在于你无处知道它的存在,更不用说治疗了。
除非患者自愿就医,否则很难被注意到。
谁能想到一个天天给你讲笑话的家伙,可能是个抑郁症患者?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喜剧演员卓别林。
卓别林不是个案。很多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喜剧演员都说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幽默不一定和抑郁成反比。无论你在喜剧方面有多有天赋,你都可能患上“微笑抑郁症”。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越积越多,最终火山爆发,失控。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看起来幽默的人也会得抑郁症?
这和他们压抑自己的情绪有关。这一点在喜剧演员中尤为突出。
与普通人相比,他们需要苦心钻研更多的笑声,但过程是孤独的,甚至是痛苦的。
长此以往,他们体验幸福的感觉会下降,进而产生厌恶感,因此更容易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
对于我们身边那些“面带微笑,情绪低落”的人来说,他们更习惯于在别人面前微笑,或者让别人笑。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获得安全感,确保自己的真实情绪不被泄露。他们不愿意甚至害怕承认自己会难过。在他们眼里,悲伤和眼泪都是“软弱”的表现。
此时的微笑不再是用来表达喜悦的工具,而是内心悲伤的掩饰和证明。
有人说眼见为实,但不一定,就像“微笑抑郁症”。
我们要清楚,“笑”有很多种:可能发自内心,也可能只是偶尔的一场戏,我们很难分辨真假。
有些人微笑,不一定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快乐,而是因为被一些后天的约束,或者被自我意识的压抑。
如上所述,毛毛从小就被教育不要随意表现负面情绪,而要尽可能考虑别人的感受,结果一次次被打压,直到最后一刻全部崩溃。
所以,微笑不一定是抑郁症的克星,他们也可能是双胞胎。
第2部分
性格和抑郁有关系吗?
首先,性格和抑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许多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神经质方面往往得分较高,但在外向性和责任心方面得分较低。这说明情绪不稳定、情绪调节能力差、不善交际、倾向于自我封闭的人容易抑郁。
然而,性格特征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烈。
首先,神经质得分高、外倾性得分低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这只能说明这些人容易患抑郁症,这意味着他们对抑郁症的免疫力差,遇到挫折和压力时更容易患抑郁症。
其次,一些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抑郁症被治愈或恶化,他/她的个性不一定会相应改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抑郁症总是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很多因素导致抑郁症,比如挫折、压力、应对方式等。
第3部分
从性格来看,属于抑郁易感群体。
我该怎么办?
没有人想变成抑郁症,被抑郁症折磨是痛苦的。但是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这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患有抑郁症;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敏感多愁善感;也有可能他们从小就遭受了很多困难、挫折和压力,这些都会让他们比别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哪些人容易抑郁?
新闻媒体上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媒体人和官员自杀的报道,所以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媒体人和官员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还有人认为,白领由于节奏快、压力大,容易抑郁。其实这些都是对抑郁症的误解。
事实上,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身体疾病严重的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他们郑州心理咨询缺乏社会资源,容易陷入无助的境地。抑郁症积累到一定程度,转化为重度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相反,大学生是有自杀行为的低风险群体,有更多的条件缓解负面情绪,而农村年轻女性是高风险群体。
但是不要太担心,仅仅因为你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并不意味着你会患上抑郁症。相反,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
首先,人格虽然是天生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跟随被试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尤其是50岁之前,性格是不断变化的,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
其次,外倾性得分与抑郁的关系不如神经质得分稳定。许多研究发现,外向性与抑郁的关系较弱。已经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自我封闭,但内向的人不一定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我好像被隔离在一个透明的隔离空间里”。即使抑郁症患者在人群中谈笑风生,内心还是非常孤独和难过。他们在人群中笑得多么灿烂,多么痛苦。
很多抑郁症患者因为失眠、胸闷等症状去医院就诊,很少有人告诉医生自己心情不好,似乎诉说自己的抑郁症有一种“羞耻感”。
世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寻求帮助的比例只有10%,一半去医院就医,只有2%~3%去精神科。还有人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因为“羞耻心”而患上了身体疾病,转而求助于医院的门诊部,而不是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其实抑郁症和“感冒”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只有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获得。
人生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请时刻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