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抑郁症患者的增多,抗抑郁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引起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多。医患双方应密切关注,做好预防。
1、三环类抗抑郁药:以阿米替林和多虑平为代表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之一。三环类药物可以改善情绪,增加食欲和活动量,并可以改善睡眠。但三环类副作用较多,主要包括嗜睡、口干、视力模糊、尿潴留、便秘等,有报道指出心脏有奎宁样毒性作用,因此患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是禁忌的。有心脏病史的人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最早的抗抑郁药,作为二线抗抑郁药,用于患者对其他抗抑郁药无反应时。如果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引起高血压危象,表现为严重的枕部头痛、恶心、呕吐、血压突然升高、瞳孔缩小、心律失常。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如果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停药,并迅速进行降压治疗。此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也会有类似三环类药物的副作用。因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脏病患者禁用,老年人慎用。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目前首选的抗抑郁药,常见副作用较少,主要是恶心、头痛、神经质和失眠。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改善情绪的速度较慢,需要4周以上才能见效,因此初期治疗可能效果不佳。此外,此类药物对性功能有影响。轻者可引起性高潮,重者可引起阳痿等性功能障碍。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4、-血清素综合征:几乎所有上述抗抑郁药都有一种罕见但具有潜在危险的反应,称为血清素综合征。该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张力增加(肌阵挛、震颤、肌强直、反射亢进)、精神障碍(烦躁、烦躁、意识模糊、躁狂、癫痫)和植物神经紊乱(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多汗)。这种综合征的预防是在需要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时留出足够的间隔时间,以确保前一种药物已从体内排出。间隔时间约为1-7周。
5、新型抗抑郁药:新型抗抑郁药的基本副作用较小,如盐酸氟西汀(百忧解)、盐酸帕罗西汀(sedet)、盐酸舍曲林(左洛复)、盐酸氟伏沙明(兰施)等中药疗效较差对此有影响,容易延误治疗
总之,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应注意心理治疗和饮食指导的配合,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副作用。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