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精神障碍的孩子,家长们总是求医问药,其实通过正确的锻炼是可以矫正的。”据广州某损伤专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牛中兴介绍,该院每月接诊的病人超过10人。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经过两三个月的运动训练,性格缺陷明显改善。为此,他提醒,当发现孩子有些孤僻或胆怯,动辄吃药时,最好通过运动来治疗,这样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去除“根病”。加强孩子的体质。
女生在幼儿园门口装肚子疼,怕老师
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3岁的小女孩Aya就一直呆在角落里,不和孩子们互动。老师让她玩游戏或回答问题。她不仅紧张得答不上来,有时还会莫名的哭出声来。上学不到一周,她就哭着不肯再来。每次妈妈带她到幼儿园门口,她都说肚子疼。结果,她一回到家就好起来了。根据牛博士的说法,阿雅并没有患有精神疾病。她天生胆怯,害怕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后来,阿雅被建议每周游泳两次,并更频繁地滑冰。经过半年的训练,阿雅的胆怯彻底改变了。
有针对性的运动能有效提升人格
“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不同的运动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影响。有针对性的运动是矫正和改善心理和人格的有效途径。”牛主任认为,压力大的孩子应该多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等激烈竞争的赛事,这些赛事场上的情况是多变的,只有冷静冷静的应对才能获得优势。经常接受这种激烈的考验,遇到事情不会太紧张,更不会恐慌。胆小的人宜参加游泳、滑冰、拳击、单双杠跳马等运动。性格内向、内向、离群的人可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