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疾病导航|  DEPARTMENT

当前位置:官网首页 > 失眠抑郁 > 抑郁 >

抑郁症和乏力症的鉴别诊断

来源: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 时间:2022-04-15

ICD-10将抑郁症的低动力症状定义为:能量减少,导致疲劳增加和语言能力下降,以及少量活动后的疲劳。DSM-5还将疲劳视为抑郁和乏力的典型症状。然而,在目前的临床和研究中,对运动功能减退症状和鉴别诊断的关注明显不足。如果诊断出抑郁和乏力,患者将从抗抑郁药物中获益。然而,如果其他疾病伴有疲劳或能量损失,抗抑郁药物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延迟甚至加重疾病。因此,将抑郁症和乏力症状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通过下面的详细分析来了解抑郁症和乏力等疾病的区别。

1.与继发性乏力的鉴别: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均可引起继发性乏力症状,但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不难发现继发性乏力与抑郁症乏力的区别:

(1)前者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或有服用某些药物或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病史。体检可能有阳性体征,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可能有相应的指标变化。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除了疲劳、不敏感和运动缓慢外,实验室检测的甲状腺指标也会明显下降。

(2)前者可能有意识障碍、健忘症、智力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后者除了缺乏动力外,一般还有意识障碍、智力障碍。

(3)器质性和药物性乏力随着原发病病情的加重而波动,原发病好转或停用相关药物后乏力症状改善或消失。(4)前者无抑郁史,后者有相似的抑郁史。

2.与精神分裂症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常可出现精力减退、乏力,与抑郁症相似,或表现为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思维、语言、行动迟缓。区别的要点如下:

(1)精神分裂症精力不足不是主要症状,主要症状是思维障碍和冷漠。随着病程的进展,能量损失逐渐被冷漠所取代,可能伴有幻觉、妄想等症状。

(2)精神分神经衰弱有哪些症状裂症患者的思维、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常伴有动作僵硬、言语紊乱、行为怪异。抑郁和过度疲劳是在抑郁的情况下出现的,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可以与之区分。

(3)精神分裂症病程多为进行性或持续性发展,缓解期仍有动力不足或人格缺陷。抑郁症的乏力是间歇性发作的过程,间歇期基本正常。当没有抑郁症时,不会表现出乏力或精神病性症状。

(4)病前个性、家族遗传史、预后及药物治疗反应均有助于区分。

3.与PTSD的区别:PTSD常伴有疲劳和活动减郑州脑康中医院少。抑郁症和乏力症的鉴别要点是:

(1)前者常遭受严重、灾难性、危及生命的创伤事件,如强奸、地震、虐待等,情绪变化主要包括疼痛、回避、麻木等。情绪波动大,没有早上重晚上轻的节奏变化;后者可有生活事件,除疲劳外主要表现为抑郁症状,并有早晨重、夜间轻的节律变化。

(2)前者持续回避创伤相关刺激,感觉精力不足,不愿与他人交往,称为心理麻木或情绪麻痹。病人整体给人一种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的感觉,似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难以表达和感受各种微妙的情绪;后者不回避具体的话题或场景。

(3)除了意志活动下降外,前者还经常再次经历创伤性事件,反复侵入性记忆,容易被惊;后者没有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侵入性记忆和梦。但是,PTSD与焦虑、抑郁并存的情况很常见。如果运动功能减退症状和其他临床症状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应给予共病诊断。详细询问病史有助于了解障碍之间的关系。

4.与双相抑郁的区别:双相障碍发病年龄早,其抑郁发作常伴有非典型特征:反应性情绪波动、食欲过盛、体重增加、睡眠过多、铅样肢体瘫痪、短暂欣快、精神病性特征、恐怖、强迫、惊恐发作等各种焦虑以及经前烦躁、癔病样烦躁、抑郁发作频繁。这些特征在双相抑郁诊断中的特异性为74%,敏感性为45%。其中,过度睡眠对双相ⅱ型有很大的预测价值。睡眠过多可伴有疲劳,但患者的疲劳和乏力常表现为短暂发作,伴有阵发性的情绪不稳定、欣快、烦躁、紧张和躁动,很快揭示其双相性。这不同于单相抑郁症的乏力和持续性抑郁。

5.与焦虑症的区别:判断病理性焦虑的关键是过度紧张,尤其是泛化到不担心、不担心的事情上,甚至变成没有目标的焦虑。除了担心太多,还有身体症状,即运动诱发的不安(如震颤、少动)或自主神经症状(如出汗、尿频、心悸等)。).焦虑症还会导致缺乏动力和意志力下降。然而,动机减少的基础是恐慌、害怕灾难,他们害怕或无法参加活动。详细的临床病史了解和完善的精神检查,会使人因疲劳而难以完成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基本任务,使日常活动明显减少。

本文链接:http://mip.xhyit.com/yy/21270.html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

上一篇:产后精神病的抑郁症状及有效心理干预
下一篇:儿童抑郁症有其生物学原因

相关文章


自助挂号
政策要求:预约挂号实名制,就诊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

免费预约——优先就诊绿色通道

我院郑重承诺,患者信息保密,仅用作挂号存档

  • 就诊姓名:
  • 您的性别:
  • 联系方式:
  • 预约疾病:
  • 预约时间:

温馨提示:我院收到您的预约消息后,会及时与您联系,并会发出专家号及详细来院路线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