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疾病导航|  DEPARTMENT

当前位置:官网首页 > 心理障碍 > 焦虑症 >

失眠根源是焦虑、抑郁、神经衰弱

来源: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 时间:2021-07-13

  由于学习、工作、社会压力的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也是心理精神疾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许多人都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入睡困难、睡眠减少、睡眠过多和睡眠模式的改变,其中以入睡困难与睡眠减少为常见,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失眠。

  失眠是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和抑制两个活动过程的平衡发生了故障,或睡眠的习惯(节律)被打乱所致。失眠一般表现为睡眠总量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

  在我国,每13人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障碍类型疾病,72.3%不知自己已经患病。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超过1600万,致残率高达60%,自杀率达30%。

  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中,80%病人缺乏治疗。各年龄层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全约有患者2100万人。痴呆症在全影响着超过3500万人。

  失眠大致有四种表现形式

  1、入睡困难。上床后头脑越来越清醒,往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呈现,这多见于情绪紧张焦虑,或者上床后并未想什么,但闭着眼睛就是睡不着,这多为习惯性失眠。

  2、早醒。上床后容易入睡,但很早醒来,多见于老年人或心情抑郁的人。

  3、睡眠浅。入睡后易惊醒,夜间多次醒来,自觉似睡非睡,醒后不解困,多见于躯体不适的人。

  4、睡眠节律被打乱,见于时差反应。夜间工作倒班者。

  失眠原因有生理和心理两种,以后者居多。神经衰弱、焦虑症、高血压、糖尿病、疼痛等都可以发失眠,所以失眠与多种心身疾病有关。

  睡眠不足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功能紊乱,使人昏昏沉沉,记忆、思维、注意力下降或迟钝。还会导致情绪障碍,如:焦虑、心烦等。重要的是会出现免疫系统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患病几率大大增加。

  很多心理精神疾病都假借失眠之名

  生活节奏日剧加快,失眠和熬夜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态。但是,失眠很有可能是多种心理、精神疾病,甚至是躯体疾病的表象,这些你知道吗?

  睡眠问题可能是心理精神疾病的表象!

  心理精神疾病的产生来自于大脑中相互作用的通路和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其中许多与调节睡眠和昼夜节律的神经系统有重叠,因此一些睡眠问题实际上能够预测心理疾病的发生。

  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大多数在早期有失眠现象,这是心理精神疾病的一种早期症状。

  心理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间的关系

  1、心理精神症状可以放大或加重睡眠障碍;

  2、心理精神障碍的病理过程破坏睡眠质量;

  3、失眠是心理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抑郁症,常在失眠1年以内发病);

  4、心理精神障碍可以引起失眠、过度睡眠和睡眠质量改变;

  5、1/2~2/3的慢性失眠患者有心理精神疾病的问题。

  心理精神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心理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患者像感冒一样普遍。

  但是目前,很多人都没有正视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疗,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

  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表现

  1、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常伴有睡眠紊乱,常见的是失眠,少数患者睡眠过度或睡眠总时间延长;年青抑郁症患者睡眠潜伏期大多延长,老年患者入睡多正常,但与梦有关的觉醒次数增加,扰乱了睡眠的持续性,降低睡眠效率。

  2、躁狂发作的患者由于处于情感高涨和易激惹状态也可引发睡眠紊乱,致使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需要减少。

  3、对于焦虑合并抑郁的患者,常常表现为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总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重复性焦虑性梦境。

  总之,睡眠障碍的病程与心理精神障碍的病程密切相关,常常是心理精神症状缓解时,睡眠障碍也相应得到改善。

  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1、要以乐观的态度冷静正视这一现实,这一点对于稳定情绪,克服和消除引起失眠的消极因素无疑是重要的。

  2、消除致病因素。正确认识造成失眠的现实,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能够放下包袱,使睡眠情况有所好转。

  3、养成良好习惯,改善睡眠。维护正常稳定的生活规律,建立有条不紊地作息制度。睡前保持心情愉快和平静。不要喝浓茶咖啡等,这些刺激性东西都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妨碍顺利入睡。晚饭要定时定量,过饱或饥饿都可引起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从而使人睡不着。

  4、睡眠环境十分重要。保持安静,温度适宜,环境舒适。

  如何预防心理疾病

  保持乐观心态

  树立正确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生活的态度,是预防心理疾病基础的部分。

  善于自我调节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不同的状况,都泰然处之。

  扩大社会交往

  在交际中相互理解和表达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悦他人,也能放松自己,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培养业余爱好

  适度紧张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的失落感,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培养业余爱好可以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消除疲劳,以缓解紧张感。

  运动锻炼,养心健体

  运动能地增强肌体各器官、系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是经正规审批成立的一所集集医疗、预防、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精神心理专科医院。作为重点诊疗精神心理疾病的专科医院,经过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层层评估和严格审核后批准成为,省农合市医保定点医院。统的功能,且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延缓大脑衰老。

  适当变换环境

  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容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活力,从而使自己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本文链接:http://mip.xhyit.com/jlz/7597.html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

上一篇:焦虑症的危险讯号
下一篇:焦虑症的危害你清楚吗?

相关文章


自助挂号
政策要求:预约挂号实名制,就诊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

免费预约——优先就诊绿色通道

我院郑重承诺,患者信息保密,仅用作挂号存档

  • 就诊姓名:
  • 您的性别:
  • 联系方式:
  • 预约疾病:
  • 预约时间:

温馨提示:我院收到您的预约消息后,会及时与您联系,并会发出专家号及详细来院路线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